写作如何做好选题工作,写作如何做好谋篇布局?

营销圈公众号引导关注

写作如何做好选题工作写作如何做好谋篇布局

和旅行、买车、考研无异,写作也需要规划。想到哪写到哪,大脑看似爽了,却是无效输出。

这里说的不仅仅是文学创作,应用写作也一样。写小说需要做人物原型采访,市场调研也需要做用户访谈;作家下笔前要泡档案馆,运营也要做数据分析。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指的就是规划的重要。我们就以故事创作为例,看看如何简单高效地做选题规划。

应用写作也可以举一反三,延伸运用到你所在的创作场景中来。

第一步:建立材料优势,读够30万字

生活很吝啬,不会将好选题打包放在你跟前。很多时候,我们要追求一叶知秋,从一个事件或话题切入,摸其全貌和趋势。

因而,写作规划第一步应放在资料搜集、整理和提炼上。如果你马上打开百度,也没错,但不宜久留,看看前三页的搜索结果就好。

例如最近的汽车降价潮,表面上是经济与产业问题,搜索引擎找到的也多是优惠信息和宏观分析。这只是表象,还不是成熟的选题。故事捕手的反射弧是:一定有某个地方的某个群体正在遭遇变化。

于是,他会去搜“中国的汽车城”,长春、武汉、广州、上海、重庆一溜都出来了。嗯?等等!还有一个城市——十堰。从神农架周边的百户小镇,因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吹来了二汽,摇身成为“东方底特律”。后来随二汽总部搬去武汉(成了现在的东风)而渐渐掉队,可谓成也汽车,困也汽车……

一座小城,勾连了历史、现实、产业、城市兴衰、群体变迁……多好的故事场!这时,你可以关掉百度了,开始更高密度的资料处理。我会做以下操作:

1、搜索数据库

如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结合上述分析链条,找论文和头部媒体的深度报道。这些资料专业、系统、权威,非一般快讯、消息稿能比。

2、找书

到图书馆或读书网站找相关书籍(最好是纪实文学、回忆录那类),不求多,3本以内即可。

3、搜索个人资料库

如日常记录、思考、读书笔记、优秀作品收藏等,换关键词搜索,看看能捞出些啥(如无做笔记习惯,则此项非必选)。

4、搜集影视资料

如该选题恰好有电影、纪录片或人物演讲访谈,那就太好了,直观程度直接拉满。

5、历史照片

如果第4步不理想,找历史照片也可以弥补。

总之,以上操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先做加法,尽可能建立资料优势。我当编辑的时候,要求记者出发前要读够30万字有效材料。这个标准也可供其他类型写作参考。

写作如何做好选题工作,写作如何做好谋篇布局?

第二步:预采访,抓住支点人物

在选题规划里,找对人永远最重要。严格来说,找人和找资料应同步开展。材料里发现人,人再引至新的材料。他们就像左右腿,相辅而行。

采访又是一门大学问,要另找机会细说。大原则就抓住两点:1、列好问题清单,按重要程度排序;2、做高情商的发问者和听众,激发对方倾诉欲,获得独家增量信息。

最佳的预采访对象我认为有两类:一看纵深,比如上述例子中最早的汽车工人,像历史的向导,带你看遍半个多世纪的跌宕往事;二看横向,即身在当下汽车困局中的产业工人,他们的焦虑,挣扎、彷徨,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这两个支点立住了,后面就可以顺水推舟,一圈圈往外扩。全程聚焦有序,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找人。

第三步:逻辑和价值预判

资料足了,人也聊了,你就有了资料池和采访对象清单,接下来要去的地方,要聊的人也就清晰了。不过,流程和事务性规划解决了,更重要的逻辑规划还没着落。

或者说,如果不能以简单直白的文字写清楚选题立意,就谈不上完成规划。而所谓“选题立意”,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个人推荐三段法,即“情节——问题——意义”。

如果把定选题比作闯关,以上三段就是大关,它们是半径依次扩大的同心圆。一个选题若能穿透到底,就如打过十八铜人阵,可以下山了。它们的具体含义分别为:

1、情节:矛盾冲突激烈吗?精彩吗?

从叙事美学上看,选题是否冲突丰富、情节跌宕、逻辑自洽、细节饱满?

2、问题:对现实有批判或关怀吗?

选题背后,是否有代表性和公共性。这样,故事半径才能拓宽,也才能超越个案,事关你我他,读者也才有读下去的动力——因为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像道德危机、公共治理、食品安全、城乡二元、贫困差距等,都是当下高频关注的问题。

3、意义:思想足够深刻隽永吗?

在情节和问题之外,作品是否还能传递一些普适的道理,甚至更具哲学色彩和终极意义的思辨。它们事关世界与人生的“根问题”,值得永世探索。比如人性、善恶、平等、伦理、极权、人类命运等。

写作如何做好选题工作,写作如何做好谋篇布局?

选题判断三段法

回到上述“汽车降价潮”的例子,我们可以初步预判其叙事模型:

1、情节:汽车降价潮下,一座车城的生存样本;

2、问题:价格战背后的产业阵痛、困境和深层原因;

3、意义:从历史和现实交融中,呈现宏大叙事下个体命运的沉浮。

如果一个选题能穿透以上三层(起码闯过两关),就算成立了。这不仅适用于叙事性作品,对于更多类型的写作来说,“问题”和“意义”的标尺同样非常重要。

情节、问题、意义,就像铁杆三兄弟,互牵互合互进,组成了丰富的选题光谱。不同的排列组合,能得到从表征到价值均迥异的作品。

而那些白开水、裹脚布式的文章,大多是不得要领,在选题研判里迷了路。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营销圈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对网络推广引流和网络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Sum8338 备注:营销圈引流学习,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的推广引流技术和网络创业项目课程分享,当然是免费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yingxiaoo@foxmail.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yingxiaoo.com/23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