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疗法解析?

营销圈公众号引导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动力学派的咨询师可以说是好奇心特别旺盛,有时候还会令人感到难堪和愤怒的一群咨询师。因为所谓的心理动力学,实际上是从弗洛伊德到荣格再到阿德勒、霍妮等人一脉相承的,专门研究人”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想/产生这样的感觉”的一个学派。和存在主义更关心当下,人本主义更关心潜能发挥不同,心理动力学的着眼点往往是放在一个人的过去,通过一层层对被分析者(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的剖析,找到他隐藏的情结(也就是没有处理好,淤积在内心某个看不见的角落里,一直偷偷影响着现在的情绪问题),然后对情结加以处理,从而调整现在的生活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势必会需要面对很多可能非常残酷或者不堪的真相,就像医生进行手术时要挖出潜藏的丑陋的病灶一样,所以如果处理不当,就特别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这也就是心理动力学的迷人和危险之处。如果题主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不建议一开始就在心理动力学方面深入太多,更推荐你广泛接触一些不同学派的理论和技术,把思路和眼界拓宽,这样对你会更有好处。

然后再说回到题主提及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这个词最早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后来被心理动力学派继承了这个专有名词,但考虑到这个表述并不太严格,现在多半称之为”应对机制”。

换言之,心理防御机制其实并不是”自欺欺人”或者”自我欺骗”,而是当一个人在现实中遭遇到了一些事情(通常都是创伤性事件,就是会令人心里感到不舒服甚至非常痛苦的事件)之后,在当时的情境下所采取的最能保护自己的应对方式。一旦这个应对方式在最初遭遇创伤性事件时发挥了作用,那么在下一次这个人遭遇到同类型事情时,就可能直接采取同样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在幼年时期经常被父母忽略自己的需求,他虽然感到痛苦,但又必须仰赖父母的照料才能生存,那么他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就只好不让自己产生任何欲望,这样虽然仍然受到忽视,但至少不用承担希望落空的痛苦了。那么对于这个人而言,”不产生欲望”就是一种应对机制或者叫心理防御机制。

随着人的成长,应对机制就可能从保护一个人的屏障,变成阻碍一个人发展的障碍,这也就是有些人会觉得”心理防御是自欺欺人”的缘故。如果仍然以刚刚我们举例的这个会压抑自己欲望的人为例,当他成年后,他其实具备了一定的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无需一直压抑自己的欲望。但是因为这个防御机制在他幼年时太有效了,他又没来得及学会其他应对自己欲望的方法,只能一直采用压抑自己的办法来处理。这样一来,他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势必会受到阻碍,因此他的当务之急就变成了重新处理自己的防御机制。

心理动力学正是帮助人认清自己的应对机制,并且重新思考和尝试新的应对机制的方法。通常来说,我们一般不会要求来访者直接放弃过去习惯的应对机制,而是会建议他们向这个”过去的办法”道谢,感谢它在过去的岁月里对自己的保护,然后再和他们一起分析眼前的情况,寻找更多的解决办法。

又及,如果题主对心理动力学非常感兴趣的话,其实推荐你先读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爱的艺术》以及阿德勒的《自卑和超越》,特别是弗洛姆。这两个人的著作比起荣格来要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一些,写得也不像荣格那样充满了神秘主义气息。

转自《知乎》林紫回

什么是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疗法解析?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营销圈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对网络推广引流和网络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Sum8338 备注:营销圈引流学习,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的推广引流技术和网络创业项目课程分享,当然是免费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yingxiaoo@foxmail.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yingxiaoo.com/14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