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做运营:教你从零开始做运营?

营销圈公众号引导关注

1 内容运营核心的三件事

说到内容运营,不得不提内容运营核心的三件事。一个网站或者产品,只要

需要内容,就涉及内容供应链的建立,只要涉及内容供应链的建立,就必然

涉及三方:网站与产品本身、内容生产者以及内容消费者。

内容消费者与网站与产品定位息息相关,它决定了网站和产品的内容给谁

看,谁会对这些内容感兴趣从而提供可转化的流量;

内容生产者是网站与产品内容的发动机,它决定了网站和产品会输出怎样的

内容给内容消费者,内容生产者所提供的内容与内容消费者兴趣的匹配,是

保证内容流转效率和网站与产品转化能力的动力;

网站与产品本身需要维系内容生产者、满足内容消费者,通过各种方式去保

证网站与产品的运转,从内容运营的角度来看,它不仅仅需要明确定位内容

消费者,也需要努力维系内容生产者,同时通过对用户的反馈进行跟踪和跟

进,以期让内容流转更顺畅、内容消费更黏着、用户转化更快捷。

从零开始做运营:教你从零开始做运营?

1) 内容消费者定位

定位内容消费者,是一个以内容为主的网站或产品首先要做的事情,它是决

定网站或产品最早一批种子用户中,进行内容消费的人群描像的关键。

比如,知乎早期的内容消费者定位是IT、互联网人群;豆瓣早期的内容消费

者定位是喜欢读书的人群;时光网的内容消费者定位是电影爱好者。

这样的定位,带来的是网站或产品早期提供内容会聚焦在哪一个用户群体,

从而建立比较单纯但直接的效果评价体系,并让后续运营调整和改进有依

据。

内容消费者的定位是动态的,因此,每个以内容为主的网站或产品需要评估

让用户进入的速率以及用户选型的控制。用户过快进入可能会导致内容消费

定位来不及进行调整,甚至冲击最初建立的内容消费者定位,影响网站或产

品提供所提供内容的质量和用户接受度。

通常,控制内容消费者进入最成熟的方案是:邀请机制。

广泛采用邀请制的可能是色情网站(大家熟知的1024),当然也有一些小范

围测试的游戏和应用(比如,Gmail曾经也是邀请制)。

从零开始做运营:教你从零开始做运营?

邀请机制本身会有几种作用:

a)让人感受到“稀缺性”。感受到“稀缺性”会带来两种极端:人群精确锁定与

黑市交易泛滥。人群精确锁定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稀缺的邀请码流入到黑

市,就无法产生其本身希望锁定人群的目标,甚至会导致用户的厌恶情绪,

损害品牌。

b)人为制造垂直领域用户群或者单一结构的用户群。

c)考验内容运营者与内容生产者的能力,甚至考验网站或者产品的成色。邀

请码本身让潜在的用户充满了好奇,想要知道邀请码背后的世界究竟如何,

而如果内容生产者或者运营者的能力不足,甚至网站或产品的技术有问题,

就很容易产生用户活跃度低,无法激活有效用户留存和活跃。从而带来不好

的结果。

邀请制可能稍后我要单独开一个章节来谈,这部分内容越深入去考虑越觉得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在此先不展开了。

从零开始做运营:教你从零开始做运营?

另一种方案是护城河。

这种方案一般见于传统论坛。建立新注册用户XX小时不允许发帖甚至发言。

这种作法的好处是:

a)避免小号、水军进入,减少灌水。

b)可以结合一些手段,让用户发言或者发帖前已经学习了相关规章制度,减

少垃圾内容的出现。

坏处是:

a)考验用户的耐心。其实考验耐心是在考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强烈层次。

b)同时考验内容本身的成色。

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案,控制内容消费者进入的类型和速率都和网站与产品本

身的定位是正相关关系。其出发点都是为了避免过早的走向内容的扩张,从

而确保在网站与产品的初期,内容消费者是一个较为固定和单纯的群体,便

于运营切入。

2) 内容生产者维系

定位了内容消费者,就会返回考虑内容由谁来提供、提供什么样的内容,是

内容消费者所喜欢的。

这一点和电子商务很像,某品牌定位的是女性客户,那么它可能就不会去进

男士外套的货;某品牌定位的是数码发烧友,那么它就会接受大家电可能在

自己的平台上只是一个品类的补充。

从零开始做运营:教你从零开始做运营?

定位清楚内容消费者,只是第一步。而下一步就是要提供内容消费者感兴趣

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自己提供,也可以请别人提供,但不管谁提供,都

是内容生产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内容生产者是人,那么就需要维系和内容生产者的

关系,以确保内容生产者持续的为内容消费者提供内容。

3)反馈与跟进策略

这一点,我们在下一节里来详细讨论。

从零开始做运营:教你从零开始做运营?

2 聊一聊内容的反馈机制与跟踪策略

不少人应该对下面这张截图有印象:

在各种社区里,更常见的是这玩意儿:

那我问一句,这两张截图所展示的功能的意义,仅仅是让用户表达一下对内

容的看法么?

我相信可能答案会五花八门,从我的角度来说,这个功能:

1)增强了用户与网站之间的互动

2)有机会了解到用户对这个内容的态度

3)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尝试了解用户对这一类型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对这一

类型的内容背后的产品的认知态度如何

这个功能其实代表的是一个反馈机制。

从零开始做运营:教你从零开始做运营?

那么,下面呢?

如果下面没有了,那就是太监,这个机制除了给用户与网站或者内容之间产

生互动以外,没有任何价值。

而如果下面是一个跟进策略呢?

比如,对持正面态度的用户推送同一人、同一领域、同一类型的内容;比

如,对持负面态度的用户该推其他人、其他领域、其他类型的内容。又会如

何呢?

我们在第三章里使用了这样一个截图:

有没有发现,它的文案虽然调整了,但是目标都是一样的:

通过发送私信,让有对PMP培训有潜在需求的客户前来参加培训,以获取用

户的信息,后续进行转化。

但是,半年前它推送的信息我没有理会,半年后它改用了其他的话术来推同

一件事,半年前的着眼点是向“对PMP项目管理有学习兴趣的人”推送“标注价

值的免费讲座”,半年后的着眼点是“突出通过率”,向“希望报考PMP相关管

理的人”推送“免费讲座”。

如果我们查一下2013年PMP考试的时间,会发现当年3月和9月有两次考试,

那我们看一下它的发送策略:

1)均在考前4个月左右发起私信

2)对同一用户尝试不同的文案,以期考察何种类型的文案更能带来用户关注

和潜在转化。

3)对于对PMP感兴趣的目标用户,尝试通过不同的作法来确认和过滤用户是

否确实对PMP感兴趣,其需求强度如何(这一点其实是拔高了,我直觉还没

有做到这一步,但是不妨碍我们对跟进策略做讨论)。

内容运营的渠道各不相同,有些有独立的平台,那么就出现我们上文说到的

情况,而有些没有独立平台的,则通过EDM,甚至是公共平台开展内容运

营。这一块我们也可以去看一下,有一些有趣的事情。

譬如说: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有跟进策略的EDM序列,当然,这个策略很简单:

根据孕期,对目标用户进行营销。

那我们看看它是如何操作的:

孕期知识邮件,其实有推它的杂志和站点哦:

夹杂在孕期知识邮件里的广告邮件:

是的,即便是广告,依然在围绕宝宝的健康在做营销。

再看一个公众号:

这是平日的新闻,我们看到它已经有了分类的概念:体育、科技、游戏、电

影,下面的是周末的特刊:

我们很清晰的发现,即便是一个公众号,它的内容运营依然有策略,当然,

在微信平台上,如果考虑反馈和跟进策略,比其他的如微博平台要难,但并

非不可以做。理论上说,如果我们知道某一篇内容获得了大量的阅读和转

发,我们是可以尝试对这一类型的内容去进行强化的,如果我们知道某一类

的内容阅读量的多少,我们是可以对这一类内容去进行调整的。这也是跟进

策略。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对内容运营的反馈机制和跟进策略做一些总结:

1)内容的采集与管理工作中,必须要考虑用户反馈和对应反馈的跟进策略。

2)反馈机制和跟进策略可以根据平台的不同挑选展现方式。

3)数据挖掘机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数据挖掘之后的反馈与跟进。

4)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调整与提高。

5)内容运营必须要有KPI,但是这个KPI不管是曝光度的指标还是其他指

标,指标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用来达成,而是要返回来指导下一阶段的内容运

营工作。

3 让内容健康的流转

我们在内容运营中,很容易碰到一类问题:

1)网站初期有了内容,但是如何到达内容消费者?

2)内容消费者消费了内容,但如何让内容制造者持续的生产内容?

3)内容制造者生产了内容,如何让内容扩散到其他的社区或者平台,让内容

产生更大的价值?

这一类问题,都指向一个问题,内容如何流转,并且流转的健康、持续、有

价值?

虽然我们在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觉得似乎很简单,但这些问题在实际操作

的过程中,其实非常的棘手。

对于有内容,要如何到达内容消费者,有很多的手段,比如说,早期的RSS

订阅,比如说,利用一些社会化分享的渠道。

而实际上,都会回归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在本章开篇所谈到的,内容

消费者定位之后,如何让内容消费者找到我们,甚至,让我们找到内容消费

者。

RSS订阅实际上是让内容消费者找到我们,而社会化分享渠道是让我们找到

内容消费者,但还有没有更多的办法?有的。在这里,我想适当的引入运营

者的一个工作职责——用户研究。

谈到用户研究,做产品或者做过产品的同学甚至是读过一些产品方面书籍的

同学,可能是有印象的。用户研究通常会划分到产品部门、数据部门,或者

易用性测试部门,又或者是市场部门,甚至还有战略规划部门,我们很少听

到运营者去讨论用户研究,但,运营者通常是做了最多用户研究工作的人,

当然,运营者的工作可能与定量定性分析没有太多关系,也可能和通过用户

访谈、用户需求调研去规划产品设计没有太多共性。但是,运营者的用户研

究通常和运营目标紧密相关。

对于内容运营者来说,如果要让内容到达消费者,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几个

问题:

1)内容消费者是谁?

2)他们通常在什么地方活跃?

3)他们的习惯是怎样的?

4)最近他们在关注什么热点?

5)我需要提供什么才能让他们注意到我、爱上我?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就是用户研究。

我们在《入门篇》中谈到过虾米初期与豆瓣用户重合度的故事,其实这背后

隐藏的逻辑是:

1)用户是他的,也是我的

2)让内容消费者发现我,找到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发现我是他喜欢的

怎么做?抓住种子用户。

请注意,并不是只有内容制造者才是种子用户,一个内容为主的社区或者网

站,内容消费者的类型和内容制造者的质量一样重要。

如果我们把猫扑的典型内容消费者给天涯,把贴吧的典型内容消费者给知

乎,把知乎的典型内容消费者给人人,可以脑补一下会发生怎样的场景,而

这样的场景也确实在发生,至于结果,我想各个社区的老人(所谓种子用

户)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同样,对于内容运营者来说,要让内容制造者持续的产生内容,就要尽量避

免在一个时间段内,带来大量的与内容制造者产生的内容类型、内容质量不

匹配的内容消费者。

我们经常听到“水化”、“论坛化”的字眼,其实这背后的玄机就是,内容消费

者的引入有偏差,或者速率有偏差,引发了社区或者网站内容的变化,而这

种变化,冲击到了固有的种子用户或者核心用户,导致了用户评价出现了不

满。

除了避免我们所说的大量不匹配的内容消费者进入带来的冲击,我们还应当

做好内容制造者的维系工作,这种工作,传统论坛的做法是等级、特权,很

多社区的做法通过积分、权重、赞同、感谢,一些平台的做法是加V、认

证。

这些做法的目的都类似:

人为的隔离对社区内容带来不同贡献度的用户,以保证核心的内容制造者不

受到过多的干扰,尽量避免“鸡同鸭讲”甚至互相倾轧的现象,以维护内容社

区的健康、稳定。

微信此前对于拉赞送奖品这件事情严厉打击,其根本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避免

大量的垃圾内容填充到用户的timeline中,造成太多负面的影响。

至于内容的扩散,这件事情,相对于上面两个问题来说,其实是最简单的一

件事了。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有各种工具、各种渠道去让内容产

生扩散。

新浪微博最常见的转发并@几位好友的做法,各个社区的点赞,很多网站使

用jiathis等插件,都可以达成这样的目标,只是效果、范围、程度的不同。但

他们的目的都几乎是一致的。

从零开始做运营:教你从零开始做运营?

4 如何让社区用户动起来

我们都知道一个社区的内容,通常可能是由20%的内容制造者贡献了80%有

价值的内容,事实上所谓的二八法则,在内容社区里可能会放大到1:9,甚

至是1:999。大多数的社区内容制造者是稀少而的,而消费内容的用户则是

绝大多数。因此,有些时候,我们会头疼,如何让社区的用户动起来,所谓

动起来,也就是要让用户活跃起来,不仅仅是内容制造者,更重要的是让内

容消费者积极的参与到社区的内容中来,造成社区用户活跃度高的感受。

从我认知上说,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提高准入门槛。

对于拥有稀缺内容或者优质内容的社区,会采用抬高用户的准入门槛,通过

设置护城河、用户分级,让真正需要内容的用户进入,让不是真正需要内容

的用户离开,进入的用户通常会积极参与社区的讨论,让社区的氛围热闹起

来。

这种作法,通常在论坛这种形态上非常常见,比如,1024的邀请机制、很久

以前上海音速论坛的100小时护城河、很多论坛的注册后X小时才可以发帖、

回帖查看内容、不同用户组的不同阅读权限等等。

而这种作法,其优势在于进入的用户会自愿、积极的参与到社区内容中去,

通过自身的活跃去换取获得内容的权限;其劣势在于,如果其内容并非稀缺

或不可替代,用户会选择门槛更低的社区,而不选择跟着社区运营的脚步去

让运营者达成活跃目标。

2)建立标准,让用户按照规定动作参与社区运营

大众点评的点评内容格式,在当时就是这样一种作用。最初的大众点评的内

容贡献者,都按照这样的点评内容格式来撰写点评:

非常非常棒的火锅,我向来不怎么喜欢吃火锅,尤其是辣锅,但这家即使如

此遥远(三号线虹桥路打车15块),我还是会考虑常去,且不全是为了擦

鞋:)

在上海没有吃到过如此好的川锅,汤底一下锅就觉香气扑鼻;白汤也非常

醇,值得一喝;

调料可以自助,但只是打了碗红汤代替,好锅底是可以不要调料的;

捞派特制滑牛(28)非常好;

鲜猪肠其实是半熟的卤大肠(26),也相当精彩,由于和某人一桌,要了两

盘;

毛肚(26)黑得让人放心,七上八下的手法是有道理的,只要遵循操作口感

就不会老,不过菊花牛肚(26)就难掌握些;

魔芋丝(10)口感不错,尤其打成结非常Q;

捞派羊羔肉(26)桃泡说就是普通的羊肉,其实她不爱吃羊肉,所以可信度

不高,其实是很不错的羊肉;

捞派功夫面(4)的表演比想象的还要精彩,第一次去千万不要错过;

甜品的捞派麦甜苹果饼(8)和捞派苕酥(12)都很不错,如果知道最后送乌

龙茶,就留着配茶了。

环境服务都很好,但这些对我而言并不太重要,尤其是服务要生意火爆时才

看得出真相,难得的是味道真的很好,所以虽然不太喜欢川锅,还是打出了

少有的4分。真心希望他们能红起来。

后来的点评,则直接具象出了表单: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这样可以规范用户发布的内容,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更多的用户参

与到社区内容提供的事务中去。

事实也证明,这样的作法是靠谱的。

新浪微博也是通过140字限定,让用户发现其实制造内容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

的事情,从而使微博这种形态与过去的Blog形态分离,让用户发现,制造内

容的门槛其实很低,只要在规定字数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可以生成一条

内容。通过关注、拉黑等功能让不发表内容的用户也有事情做,通过转

发、@、评论、私信,以及后来加入的赞,来让不同类型的用户都有适合自

己的动作。

类似的还有知乎,但是知乎只在提问一端做了这样的尝试,而对于真正需要

贡献内容的答案撰写方面,依然采用开放的样式,这种作法是由于产品特性

决定,但事实也证明,这对于促进用户贡献内容方面,并没有起到更好的作

用。

3)制造观念冲突,让用户自发站队

首先,这是一种比较有风险的作法。同时,这也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制造

出用户活跃和用户引入的作法。

通常这一套运营方式是利用社会热点,形成多种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初始

内容,然后通过手段,让认同不同观点的用户发现彼此,并制造出冲突,从

而引发用户的站队,比如之前的方韩大战,相信很多使用此法的社区、论坛

的用户活跃度在当时都有不错的提升。

5 当内容从桌面走向移动

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热潮席卷,不管是微博、微信,还是各种新闻客户

端、内容社区,都在手机这块小小的屏幕上极力的竞争,以谋求新的市场。

移动端和PC端相比,内容运营的根没有改变——凡是内容运营,其核心竞争

力都依然是内容本身的质量、时效……但是有一个东西变了,基于内容的用

户互动越来越多,社交的力量开始显现。

试想一下,神经猫在微信上的传播效应如果应用在某一个内容社区的内容扩

散上,会发生什么?

虽然我曾经说过,神经猫这种东西其实是个虚火,它无根无源,拥有巨大但

难以转化的流量,但是,如果这把火烧在了有根的内容社区,那么可能其效

果就会相当的惊人。

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网易新闻客户端与腾讯新闻客户端之争,今日头

条、澎湃新闻的异军突起。我们也很容易理解,天涯为什么要把论坛客户端

化,还加入了一堆社交元素虽然其效果可能非常一般,但其思路却是有点意

思的。

重申一点,任何产品都可以有内容,关键看你希望用内容做什么,以及如何

通过内容运营获得收益。

我们比较容易看到移动端的一些内容运营的载体,比如:微信的公众号、微

博、一些内容App或者一些App上的内容。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营销圈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对网络推广引流和网络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Sum8338 备注:营销圈引流学习,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的推广引流技术和网络创业项目课程分享,当然是免费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yingxiaoo@foxmail.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yingxiaoo.com/14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