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避雷针,中国人早就发明了避雷针,比富兰克林早1000年?

营销圈公众号引导关注

现在,只要提到避雷针,大家立刻就会想到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避雷针是他1760年在美国费城装建的,也钦佩于其用风筝取电、弄清雷电本质的探索精神。但避雷针是否为他首创,很值得商榷,因为不少史料都表明,咱们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避雷针了。

谁发明了避雷针,中国人早就发明了避雷针,比富兰克林早1000年?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怎么一步步探究电的本质的,有关发明避雷针,富兰克林是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是这么描述的: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一直坚信闪电是天神的怒火,他们相信,在适当的时候,闪电会惩罚那些穷凶极恶的人,让他们被雷劈死。后来,人们发现了放电现象,但是,并没人把闪电和放电现象联系在一起。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天上的闪电是一种气体爆炸现象,跟地上的电是毫不相干的。

谁发明了避雷针,中国人早就发明了避雷针,比富兰克林早1000年?

我是第一个提出闪电是一种电流现象的人。为了验证这个设想,我做了一个风筝实验。那是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我和儿子廉一道,带着一个白色丝绸做成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为了导电,我在风筝上安装了一根很细的金属导电棒。风筝用绳系着,绳的末端分成两支:一支系一片铜钥匙,另一支接了一小段丝线。

我高举起风筝,让威廉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飞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我和威廉一起焦急地期待着。忽然,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绳上的铜钥匙立即发出火光。我赶紧用手靠近铜钥匙,手指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

随后,我又将风筝线上的闪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我用储有闪电的莱顿瓶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看来,闪电是天神的怒火纯属无稽之谈。

风筝实验的成功使我在国际科学界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给我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我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我的电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我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1753年,俄国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我的风筝实验,被雷电击死了,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实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面对死亡的威胁,我并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利用闪电喜欢尖细金属的性质,我发明了一种使建筑物避免雷击的装置。我把一头尖尖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的另一头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电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就避免受损。这种装置后来被叫做避雷针。

避雷针

不久,避雷针开始在各地生产和推广。起先,教会曾把避雷针视为不祥之物,说是装上了我的这种发明,不但不能避雷,反而会引发上帝的震怒而遭到雷击,但是,在费城等地,拒绝安置避雷针的一些高大教堂在大雷雨中相继遭受雷击,而比教堂更高的建筑物却由于装有避雷针,在大雷雨中安然无恙。教会的谣言不攻自破。

由于避雷针已在费城等地初显神威,它立即传到北美各地,随后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最后普及世界各地。

按照上面的描述,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是在18世纪,与之相比,中国古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避雷装置方面的实践了。

中国古塔屹立千年而不倒

早在晋代的《搜神记》里就记载说:成都王叛乱,陈兵邺城,夜间“戟峰皆有火光,遥望如电”,这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注意到矛尖的放电现象。三国时的古建筑顶端就有金葫芦的设计,这就是避雷针的雏形。宋代的建筑物已经有了下段接地的“镇龙铁杆”,原理和现在的避雷针已经类似。

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是中国最高最老的木塔

比较详细的一个记载是法国旅行家特默卡莱在1688年所写的《中国新事》中记载说:

中国的建筑物屋脊两端,都有迎颈头,龙口突出的金属舌头,伸出天空,舌根连接一根细长的接地铁丝。这种奇怪的装置在发生雷电时,就大显神威,若雷电击中建筑,电流就会从龙舌头沿着铁丝传导到地面,不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

这应该算是中国人发明避雷针的明证啦。可惜的是,中国古人虽然在科学实践上远远走在世界前列,但在电学的理论研究上却并没有太多研究,这就导致了明清开始中国科技的停滞不前,落后于时代了。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营销圈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对网络推广引流和网络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Sum8338 备注:营销圈引流学习,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的推广引流技术和网络创业项目课程分享,当然是免费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yingxiaoo@foxmail.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yingxiaoo.com/103385.html